•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安徽高校

疫情防控·专家观点宋宏关于疫情后我省经济工作的研判与建议

时间:2020年02月22日 信息来源:安徽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内容摘要]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省经济的影响始料未及,并将直接引致一系列新问题如产业供应链调整重建引发震荡效应、就业形势动荡并叠加下半年高校大规模毕业生就业压力、完成脱贫目标将受一定冲击、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任务可能加重、保持生产生活物价平稳难度加大等。为此提出建议:一是延长并完善疫情期间提出的扶助支持企业政策,二是加大就业服务工作力度,三是提升农业和脱贫工作,四是努力调控物价走势,五是因势利导确定今年发展目标,六是加强群众心理抚慰调适。

 

以武汉疫情为始作俑,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全国,我省作为湖北紧邻省份也深受影响。安徽省委省政府快速反应,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指挥和部署下,全省迅速展开防控疫情总体战阻击战,采取强力有效措施遏制了疫情,现已取得显著的积极成效。截至2月18日,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连续第14日(一个病毒潜伏期)呈下降态势;我省也呈现相同态势,18日新增确诊病例下降到仅4例,疑似为0,除已治愈的311例和死亡6例外现有确诊病例降到665例,疫情蔓延之势已被遏止,好转拐点已然显现。今后我省疫情变化态势,完全在我省防疫医疗能力的有效防控、即收即治的范围内。

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目前各地都在加快复工复产,着力恢复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和秩序。基于疫情后经济将可能出现一系列新变化新问题,这里提出以下研判和建议。

一、疫情后我省经济可能发生的新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深重的,除防疫物资和基本生活物品生产流通外,其他各产业都因全国性封闭式管理停工停产近一个月。这种前所未有的状况,不是“按下暂停鍵”而可以原样“重启”便能恢复的,根据国内外有关经验一定需要一段调整恢复期。复工复产进度越快,停滞时间越短,之后的调整恢复期也就越短,难度也会越小。因此,加快复工复产,要充分预见疫情对经济产生的新的复杂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将是关联性连锁发生。

1、产业供应链调整重建引发震荡效应。数十天停工停产使众多产业原有供应链关系被相当程度打乱,企业供需合同因逾期将会大量或作废或改变,承受力弱的企业因此将会批量化关停破转,尤其是制造业的中小企业供应链关系将面临“洗牌”和重构。这种状况可能在各地各业复工复产后重新建立供需合同期间出现,导致产业界一定程度的较大震荡。重新构建常态化的产业供应链需要一段过渡期和调整期,经验判断可能至少需要半年左右。

2、就业形势动荡并叠加下半年高校大规模毕业生就业压力。由于产业供应链变动调整,将可能产生部分原已就业人员(包括外出农民工)寻找机会重新上岗的一段时期动荡和时滞,按我省外出务工达600-800万估计,至少会有十万量级的人员面临寻找机会重新就业。加上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史上最多(700多万),下半年后与这部分寻机就业人员交汇叠加,今年的就业压力异常巨大。

3、完成脱贫目标将受一定冲击。由于我省农村农民脱贫的一大重要收入来源是务工工资,尤其是原贫困地区的外出农民工数量大,务工工资占家庭收入比重较大,当一部分农民工就业不成导致收入下降,有可能产生一定数量的返贫人口和返贫家庭,从而需要加大完成脱贫目标的扶贫投入和工作量。

4、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任务可能加重。疫情对湖北农业的冲击挫伤将不少于一个农业生产周期(比如从耕种到收获),今年大幅减产是大概率事件。我省和湖北、河南、湖南、吉林、黑龙江是全国仅有粮食调出省区,湖北大减产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此次防疫已动用国家粮食战略储备),而其他几省可能要分担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任务来对冲湖北损失,因此今年我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将会加重任务。

5、保持生产生活物价平稳难度加大。物价相对稳定是市场与经济秩序恢复和平稳的重要基础。疫情期间近一个月的全国性停工停产将使今后部分物资商品供给发生一定时期和程度的紧张和短缺,进而导致一定幅度非常态的物价上涨。一是企业原材料和配套物资成本上升,加大企业经营困难;二是生活类商品结构性暂时性短缺引起物价结构性上涨,这极易连锁引发社会不安。由于防控疫情停工停产消耗了大量储备物资商品,再发生生产生活物价非常态上涨时用储备稳定市场平抑物价能力减弱,如何保持市场和物价稳定成为难题。

二、几点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延长并完善疫情期间提出的扶助支持企业政策。为抓好防控疫情与复工复产两手,我省和各市均已出台了若干扶助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应急政策措施,为提振产业界信心和预期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方面,考虑到疫情对经济及企业影响的时间不会短暂,过渡期需半年或以上,因此有必要将现定的政策有效期三个月、六个月时限加以延长,从全面复工复产开市时间起始至少保持半年或半年以上。这样可适应经济和企业恢复的过渡期调整期时间,避免半途而废而使政策效应打折扣。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的浙江、上海针对疫情期间和之后复工复产出台的政策措施力度很大,也更加全面细致,不仅着眼于短期应急,而且着力于化“危”为“机”。我省可借鉴浙沪经验,加快完善扶助支持企业政策。包括调整改变不适应疫情后形势变化的原有政策,充实完善解决新问题的政策。

2、加大就业服务工作力度。中央提出的经济工作“六稳”之首即是稳就业,疫情之后这一方针更凸显出现实重要性和针对性。省市县级政府应利用政府信息服务平台,开辟就业信息服务专页,快速收集和发布我省产业和企业调整重构产业供应链的就业需求信息;鉴于我省外出务工主要去向是长三角沪苏浙各城市,要加快我省各级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与长三角联网,主动推进就业信息共享;各地职业市场、人才市场等中介机构应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加强为就业人群服务,合力促进就业。

3、提升农业和脱贫工作。除去年生猪生产出现波动外,我省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一直较为稳定,但今年疫情冲击下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势必要求主产区承担更多任务。应根据新形势安排我省全年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从面积、品种、产能实现以及农资供给等方面进行调整提升。我省脱贫攻坚在疫情发生之前进展顺利,但疫情可能导致部分人口和家庭返贫,加上剩余贫困人口,原定脱贫工作安排也需要调整提升,包括相关的投入保障。

4、努力调控物价走势。可能发生的结构性暂时性物价上涨与城乡居民因疫情压抑的情绪合流,将会引致社会风险。调控物价在今年具有特殊的意义。为此,除大力发展生产化解供给短缺外,需要在生产资料和生活物品流通上下功夫,提升物流组织、配送、运输的科学安排和调度,多开辟 “绿色通道”,降低物流成本以对冲涨价因素。加强价格监管,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还要发挥补贴制度作用,针对低收群体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5、因势利导确定今年发展目标。疫情的突如其来及其对经济的深重冲击产生了新的不确定性,势必影响我省在疫情前预期的各项发展目标。全国“两会”延期举行,值此时间应根据中央要求重新评估和预期我省经济发展目标,特别是GDP增速等主要指标。历史教训表明,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压指标必然产生数字造假和资源错配;而指标切合实际,发展的主动性越强。

6、加强群众心理抚慰调适。疫情在心理层面上可以说无一人幸免,近一个月的心理压抑累积在复工复产开市后将不可避免地集中释放宣泄,并且由于上述的就业、脱贫、物价等因素持续在一个时期处于紧张状态。因此亟需用合适的方式方法缓释群众情绪,抚慰心理创伤,化解社会矛盾。媒体应加大引导帮助城乡群众心理抚慰和情绪调适内容的比重。


上一篇:疫情防控春暖花开十五
下一篇:疫情防控·停课不停学管理学院积极组织线上教学
(作者:佚名 编辑:安徽大学)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